揭秘清朝“包衣”身份:皇家的世仆与权臣的摇篮
“包衣”是清朝八旗制度中的奴仆团体,他们世代臣服于帝王贵胄,负责家务等各种差使,地位和奴隶差不多。在清朝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上的女儿被称为“格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清朝还有一种人叫“包衣”。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特殊的团体。
清代包衣的管理权属于皇家,只有皇家拥有对八旗内官员与兵丁赐予或收回包衣的权利。拥有包衣的官员或兵丁仅有权奖赏或责罚自家的包衣,而无权杀害、交换或赠送。在法律上,包衣的隶属、居住、生活、婚娶全无自由,而且他们的奴籍是子孙相续的,非得主人允许不得脱离。因此,就性质而言,包衣就是私家的世仆。
值得注意的是,包衣之所谓奴仆只是对他们主人而言的。他们也可能另有自己的官阶、财产和奴仆,也就是说包衣之下还有包衣,主人之上仍有主人。例如,内务府包衣就是一种身份极为特殊的清代封建社会的畸形产物。一方面他们的身份低微,而另一方面又因为与皇帝的关系密切而更容易升官发财、假权作势。他们的富贵荣华、实际享受比之一般大官巨卿并无逊色。
因此,包衣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服务团体,在身份上是清皇室的仆人,但在政治地位上却远远高于汉族或其他民族官宦富家中的普通仆人。一些“内务府包衣”因工作业绩还会从普通旗人逐格升迁,有的甚至官居一品,成为清代统治阶层内的权柄人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