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腔水磨调:古老的戏曲声腔,细腻软糯的唱腔
昆山腔水磨调,这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经过明中期顾坚、魏良辅等艺人的创新改革,形成了那低回婉转、百转千回的昆山腔。其改革的成果,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水磨调。水磨调以其独特的唱腔,唱遍了江南江北,到了明后期,更成为主流的唱腔。然而,到了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昆曲逐渐进入宫廷,与民众的距离渐渐拉远,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戏曲所替代。
昆曲在明代嘉隆年间,经过魏良辅十年的改革,蜕变成新的唱腔,即我们所称的“水磨腔”。这一新腔的代表性作品《浣纱记》以其优雅华丽的唱词,如同古代水磨漆器般细腻软糯的唱腔,赢得了人们的赞誉,被誉为“百戏之祖”。
水磨腔的咬字发音有着一定的技巧,字头、字腹、字尾、开口、闭口、鼻音等都有一定的标准。在节奏上,水磨腔展现出其慢的特点,以四分之四拍或四分之八拍进行,每个字都分为头、腹、尾三部分,如同石磨碾米一般缓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