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不置一词”:保持中立,不评论不表态

发布时间:2024-09-05 18:09:44作者:鲍睿

正确理解“不置一词”:保持中立,不评论不表态

正确表达“不置一词”和“未置可否”

在语言表达中,有时我们会遇到需要表达“不加以表扬或批评”或“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的意思,这时就可以使用“不置一词”和“未置可否”这两个成语。

“不置一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对于某件事情不加以评论或表态,保持中立态度。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其中曹操造了一所花园,去看过后没有表态,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这里的不置一词表示曹操对花园的建造不作评论。

除了“不置一词”,“未置可否”也是一个表达这种态度的成语。它表示不表露自己的态度,既不明确表示同意,也不明确表示反对。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官场现形记》。

以下是使用这两个成语的例子:

他对这直率的宣言不置一词。

令人惊奇的是她竟然对这桩凶杀案不置一词。

校长讲了半天,却不置一词,我们都听烦了。

慕容安然看着睥睨一切的方嫣然,不置一词,冷冷的说了声,“让开!”。

在大兴“文字狱”的封建时代,有识之士也只好钳口结舌,不置一词。

“不置一词”和“未置可否”都是表达中立态度的成语,使用它们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简洁明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站长推荐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