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开仓济民,仁爱长存

发布时间:2024-08-31 15:09:44作者:滕莎

郑燮,号板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以画竹和兰花而闻名。他曾担任范县令,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他从不收受贿赂,桌上也没有堆积的公文,公余时间则与文士们畅饮咏诗,有时甚至让人忘记他是一位长吏。他调任潍县时,正逢荒年,百姓相食。在此危难之际,郑板桥毅然决定开仓赈济灾民。有人试图阻止他,他却坚定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辗转申报,百姓怎么活下去?如果因此受到上边的谴责,我一人承担。”于是,他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当他离任时,百姓们纷纷沿途相送,表达对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官的感激和敬意。

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郑板桥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他辞官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展现出他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个性。作为一位县令,他不仅擅长画竹和兰花,更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他清正廉明,不收受贿赂,勤于政务,与民同乐。在遇到荒年这样的危机时,他毫不犹豫地开仓赈济灾民,甚至承担了可能受到的谴责。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仁政爱民的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郑板桥:开仓济民,仁爱长存

郑板桥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人物。他以清廉、仁政、爱民为核心价值观,为百姓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通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特点,我们可以汲取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和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站长推荐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