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帮你轻松掌握历史知识
在初中历史中,有很多知识容易混淆。以下是对七年级历史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春秋争霸
背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在这个时期,诸候不听从天子命令,反而依附强大的诸候。诸候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
春秋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兴起流域: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成果: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粟、水稻和黍均发现于中国。先民栽培的稻、粟和黍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进行分封。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同姓亲族、功臣和姻亲等。
意义: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
四、朝代的变化
夏朝:开国之君是禹,亡国之君是桀。
商朝:开国之君是汤,亡国之君是纣。
西周:开国之君是周武王,亡国之君是周幽王。
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
夏、商、西周是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朝代。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战国七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秦朝实行商鞅变法,秦国确立了了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的结果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大变革的时代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一项防洪灌溉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主持进行的一场改革。改革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这场改革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之一。虽然商鞅最终被处死,但改革取得了成功,因为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是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商鞅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