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笔下的春日胜景与人生感慨
《大林寺桃花》赏析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庐山上大林寺时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绝。此诗把春光描写得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启人深思,惹人喜爱,是唐人绝句中又一珍品。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四月九日,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无实际公事可办,闲暇中结伴漫游庐山,写有《游大林寺序》一文以记其事:“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恩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竹篱草径,颇有山僧来而问日:‘官中已有《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百姓多废耕织》二诏书’。遗爱皆日:‘吾徒为此来游此耳’!乃知身虽不到紫微阙庭、朝廷之上、天子左右,而于人间烟火之外不乏名山。遂留宿而去。”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诗人说“春归无觅处”、“转入此中来”,多么风趣!春天哪有脚步?怎会转移呀?这是诗人丰富的想象,也是他惊讶、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山寺桃花始盛开”,它点出了大林寺之高。如果按“桃花春色暖先开”之类的题法平板地去写盛开的桃花就庸俗了!诗人抓住了自己无意中的发现来吟出无限情趣和意味的诗句。“长恨春归无觅处”,恨什么?恨的是春归无觅处。春天将逝去,春花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光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始盛开”的白桃花就是从春光无觅处的沉闷、惆怅的氛围中逸出的一个意象,一个流露出诗人惊喜之情的意象。“长恨”、“转入”等词语也用得巧妙无比:长恨即转入;恨始归去;人恨之,物则转入之;物与人本无间,而“长恨”一转,“恨意”通物,“物”便为“我”所有了。一个“寻春不得苦惆怅忽遇奇葩喜相告”的场景就极有诗意地表现出来。“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