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高楼:纸筒承重探索之旅,培养合作与探究能力
探索纸筒奥秘,共建高楼梦想
身为一位热忱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常需要精心准备教案,以便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奥秘。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份关于《盖高楼》的大班科学教案,希望它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我们的活动目标在于:让孩子们探索纸筒的粗细与承受积木数量之间的关系;鼓励他们积极猜测、讨论,并勇敢表达自己在探索中的发现;培养他们在科学操作活动中的耐心与细致,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让他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方面,我们为每个孩子准备了长条形的白纸,以及胶水、记录表、铅笔和积木。对于操作材料,我们特别设计了两种不同长度的白纸,以便孩子们在制作纸筒时能够发现纸筒粗细与纸的长度的关系。
活动开始,我们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让一张长方形的纸站立在桌上。孩子们纷纷尝试,有的折纸,有的卷纸,最终我们发现将纸制作成纸筒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接着,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合作制作纸筒,并观察纸筒的粗细与纸的长度的关系。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纸越长,制作的纸筒越粗;纸越短,制作的纸筒越细。
1、我们进入了盖高楼的游戏环节。孩子们需要将积木一块一块地放在纸筒上,看看哪个纸筒能放更多的积木,而且放得又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调了轻拿轻放积木的重要性,以避免碰撞导致积木倒塌。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学会记录,将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当所有孩子都完成实验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分享会。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并交流在实验中的发现和感受。我们发现,纸筒越粗,能够承受的积木数量就越多。这个发现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要回家制作更粗的纸筒,来挑战更高的积木数量。
2、我们进行了一次延伸活动。我们出示了两个粗细相同但高度不同的纸筒,让孩子们猜测哪个纸筒能放更多的积木。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高的纸筒能放更多,有的认为矮的纸筒更稳。我们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这个问题,并尝试找出答案。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纸筒和盖高楼,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观察、猜测、实验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他们也体验到了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感欣慰,因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探索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
当然,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分配课堂时间方面,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间,以确保孩子们能够充分参与并深入探索。此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次《盖高楼》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了纸筒的奥秘,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好奇和热情,去探索更多科学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