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英文翻译之难:田野工作的艺术挑战与本土化的思考
在将文化从一种语言译入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我们时常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当我们将自己的研究——如我的博士论文——从英文译成中文时,这些挑战便显得尤为突出。尽管我对原文的理解应当足够深入,但翻译过程中仍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困扰:如何将那些与英文读者心领神会的微妙之处,完整而准确地传达给中文读者。
比如,我在论文中提及的“Local History in Recreation”这个小标题,它蕴含了两层意思:既是通过娱乐活动展现地方史,也是地方史在娱乐活动中得到新的诠释。在翻译时,如何同时保留这两个层面的意义,确实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同样,对于“covelet”这个用来罩床的薄毯,尽管我详细描述并配以图文,但我仍对是否能准确传达美国传统家庭对其的特殊情感感到不确定。
这种翻译的困难,其实反映了我们对于“原封不动地把故事从一种文化译入另一文化”的渴望。这种渴望似乎源于实证科学的传统,它要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写出来的都必须是真实无误的。然而,真正的翻译并非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记得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曾通过描绘巴厘男人斗鸡来探讨情感如何表现文化精髓。他的这种描绘方式,并非一五一十地准确描述,而是重在点睛传神。这使我意识到,翻译文化时,我们或许也应该注重传达其神韵,而非仅仅追求字面的准确。
同时,我也认为,无论是实证还是解释,我们都应该采用多种描绘方法,避免单一。田野工作的临境感受和原始资料,常常是我们论证和抽象思考最珍贵的灵感来源。正如沃尔夫(Margery Wolf)所说,尽管有新的理论观点出现,但她和她的同事仍对田野调查和民族志中的故事充满兴趣。
1、我想谈谈语言和人类学本土化的关系。翻译中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语言表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言凝聚了当地人的世界观和实践。当我们找不到对应的翻译字词时,或许正意味着一方文化中尚未存在这种概念。例如,“guan xi”这个拼音在英文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它却准确地表达了中国社会中的“关系”概念。
因此,我认为,在追求人类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语言可以成为我们发掘和探索本土观念的重要工具。通过扎实的田野工作和深入的文化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将一种文化译入另一种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