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粽飘香:端午怀旧,母爱绵长
分) 母亲美在:嘴角往上轻轻扬着,浅浅的笑容在眉眼里铺展,流溢;鼻梁上涔满了细密的汗珠,远远望去,就像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她做事是那么专注,那么美丽,如一幅素净的画。(写出两点即可,每点1.5分,共3分,意对即可。) 15.(共4分) 示例:十月的喜悦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入我的心田。我如新翻开的泥土里的一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悄然滋长着无穷的活力。(内容恰当2分,句式一致1分,语意连贯1分,共4分。)
又是一年粽飘香
五月的风,带着淡淡的愁绪,轻轻拂过我的心头。我宛如一枚从故乡飘落的树叶,在这喧嚣的城市中,悄然滋生出无尽的乡愁。
离端午节尚有几日之遥,超市的货架上已早早地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粽子。那些粽子,制作得如此精致,仿佛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女子,诱人至极。然而,那淡淡的音乐在超市里回荡,带着一丝凄凉,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
我站在冷藏柜前,目光在粽子的海洋中徘徊。我在寻找什么呢?是寻找那份似曾相似的记忆,还是寻找那段被时光深藏的记忆?或许,我只是想重温一段过去的时光。然而,尽管眼前的粽子玲珑剔透,软糯如玉,却似乎少了一份天然与温情。
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紧密相连。每年端午,母亲都会亲手包制粽子,为我们解馋。那糯米,是我们自家种的,天然纯净,入口即化,余味悠长;那粽叶,是大姨家采摘的,新鲜的叶子,宛如初春的嫩绿,捧在手中,便带来一份小小的喜悦。这份喜悦,是我记忆中永不凋零的花朵。
端午节的前夕,母亲会忙碌起来。她会将煮好的粽叶拿到院子里,又将精挑细的糯米淘洗干净,沥干水分,调好食用碱,一切准备就绪。早晨的阳光洒在母亲身上,柔和而清雅。我则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母亲身后,看着她熟练地包粽子。母亲先将粽叶折成漏斗状,然后一点一点地将糯米放入其中,再用筷子轻轻扎紧,最后用剩余的粽叶包裹起来,系上粽绳。整个过程虽然繁琐,但母亲做起来却如此专注。
我蹲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包粽子,心中充满了敬意和喜悦。母亲的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那笑容在眉眼间流淌,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她挺直的鼻梁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阳光的映衬下,母亲显得如此美丽,美得如同一幅素净的画,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很快,粽子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剥开粽叶,轻轻咬一口,那芳香四溢,口舌生津,唇齿留香。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粽子,那清香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母亲那温情的姿态,也永远定格在我童年的梦中,清晰如初。
然而,自从母亲去世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每到端午节,我们只能在街上随意买一些,勉强应付节日。街上的粽子口味繁多,应有尽有。但那些粽子,似乎都披上了商业的外衣,变得浮华而世俗。虽然它们同样香糯可口,但却远不及母亲包的粽子那般美味。
去年,我偶然间闻到了一股久违的粽子香味。我顺着香味找去,只见一位老妈妈推着车子在街边卖粽子。她慈眉善目,温和少言,与当年的母亲颇为相似。我心中那根柔软的弦被轻轻触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忙买了几斤粽子回家煮熟,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虽然味道依然香糯,但依然缺少了那股浓郁的记忆中的味道。
那浓郁的味道,是记忆深处永不消散的温馨。它是粽子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又是一年粽飘香,我怀念的,不仅仅是那美味的粽子,更是那份深深的母爱和无尽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