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历史的见证,今日的辉煌——八达岭长城旅游攻略

发布时间:2024-03-09 13:09:33作者:徐离勇

大家好,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共同见证这一世界闻名的奇迹。八达岭长城,犹如一条巨龙蜿蜒于中国北方的辽阔土地,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和民族的骄傲。

站在八达岭长城之上,远眺南、北两峰,可见长城如龙腾云海,气象万千,壮丽非凡。低头俯瞰,两个门洞与U字形的城墙矗立眼前,这就是著名的瓮城。瓮城是长城的重要防御设施,其设计巧妙,四面拒敌。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如同落入瓮中。

八达岭瓮城建于山脊之上,因地制宜,东低西高,东窄西宽,占地面积仅5000平方米。尽管城内无井,水源匮乏,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位于交通要道上,控制着进出关口的要冲。瓮城中曾有一座“察院公馆”,专为皇帝巡游或官员驻留而设。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楣题额为“北门锁钥”,意为北方门户的钥匙,象征着八达岭的重要战略地位。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镇”,记录着明嘉靖十八年的修建历史。

从城台上镶嵌的万历年间石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段长城历经80多年的修建才最终完成。石碑还详细记录了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主持官员及工匠们的名字,以明确责任。站在城上俯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车辆和游人,还能感受到这里作为古代军事防御关口的威严与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忙。

往右下方看去,登城口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这时威大将军”。这门大炮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因炮身上铸有“敕赐神威大将”而得名。它的最大射程可达500多米,展示了当时军工业的发达水平。

北京长城:历史的见证,今日的辉煌——八达岭长城旅游攻略

从关城城台到南峰的最高处南四楼,城墙长达685.8米,高度上升142.4米。尤其是南三楼至南四楼之间,山脊狭窄而陡峭,长城蜿蜒逶迤400多米。城顶最险处坡度约为70度,几乎直上直下。南一楼和南二楼虽未修复二层,但从南三楼的柱础遗迹中仍可见当年的规模。

南峰长城以南四楼地势最高,海拔803.6米。登上四楼远眺,长城自西南向东北蜿蜒于山脊之上,宛如一条巨龙腾飞,气势磅礴。这不禁让人想起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登临八达岭长城时所咏的诗篇:“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

从南四楼到南七楼,高度逐渐下降。南五楼与南六楼之间在长城内侧的山脊上有一座白色小亭,这就是1987年6月落成的“贵州省修复长城纪念碑亭”。南六楼是一座铺房建筑在上层的顶上,面阔三间,硬山顶,红柱子,灰色瓦顶,显得小巧玲珑。这大概是当年“千总”的指挥所所在。

如今的长城早已失去了军事价值,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和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期待着以更优质的旅游服务和更优美的旅游环境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站长推荐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