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引导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发布时间:2024-01-15 10:39:17作者:米锦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葫芦藤”、“挂”、“些”等词语。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知道植物生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并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理解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同学们看一看,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再齐读课题。

读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要葫芦?他得到了吗?为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引导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带着问题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后,同学们回答一下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为什么?

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从课文中哪一段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指名读第二段,齐读最后一段。

那个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没有)为什么?(因为葫芦的叶子生了蚜虫)

如果那个人得到了葫芦,结果会怎样?(仍掉)为什么?(因为葫芦的叶子生了蚜虫,葫芦就会渐渐变黄落地)

比较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与“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什么不同?体会反问句的语气。如果用陈述句该怎么说?(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通过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让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指导学生朗读反问句,体会其中的语气。

如果那个种葫芦的人当初听了邻居的劝告,会怎样?(指导学生用“如果……就……”说一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小结:事物与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就能避免很多损失。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认真读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边读边书空不太熟悉的字的笔画。

指导书写。本课要写的字是“挂、治、棵、怪”。重点指导“挂”字,注意与“哇”区分。“治”字不要写得太扁。“棵”字与形近字“颗”进行比较。“怪”字的部首是“忄”,外边包围的部分要写得较宽。教师边指导边板演。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

四、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作品图文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我们

站长推荐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