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先生:清华园外果园中的和蔼园主与工人心中的我们先生
在清华园的东门外,曾经有一片果园,其中栽种着苹果树和桃树等。这个果园有个摊位专门出售新鲜的果实,而我与女儿常常光顾,因此与园里的工人颇为熟络。园主姓虞,果园因此被称为虞园。虞先生是一位早年留学美国的园林学家,五十多岁,头发已经花白。我们常看到他爬上梯子修剪果树,与工人一起辛勤劳作,工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吾先生”——意为“我们的先生”。
虞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于小孩子来果园买果子,他总是给予他们许多稍微有些瑕疵的果实。有一次,我和女儿进园,看到他在树荫下阅读一本线装书。我出于好奇,想知道那是什么书,便上前与他交谈。我忘记了书名,只记得那是本关于诸子百家的书。自此之后,每次到虞园,我都会和他闲聊几句。
在果园里,有时是工人称重,有时是虞先生亲自称重。黄桃成熟的季节,他会给我们一个篮子,让我们自己挑选最好的果实从树上摘取。他还带我们参观果窖,里面储存着大筐大筐的苹果。从虞园购买的果子,五斤至少有六斤重。
然而,随着“三反运动”的展开,虞园的气氛逐渐变得异常。一部分工人开始对虞先生态度冷淡,甚至有些傲慢。随着时间的推移,称“吾先生”的人越来越少。有一次我去果园,工人告诉我:“这园子归公了。”我问虞先生的情况,他们告诉我:“和我们一样了。”
我想象不出虞先生成为“工人阶级”的样子,可能和其他工人一样,只是园里的一个雇员罢了,或许工资待遇也相同。有一次我看见他在果园里晒太阳,但离果子摊很远。他说得离得远远的,以免被人怀疑偷窃果子。他说自己吃园里的果子得到市上去买,不能在这里买,人家会说他多拿了果子。我曾多次劝他看开些,随着时世变通,毕竟他还在为自己培植的果树服务。但他说:“想不通。”我猜想他也无法忍受日常的腌臜气。听说他因此事而闷闷不乐了一段时间,最终触电身亡。
几年后,果园被夷为平地,上面建造起了一片房屋。如今已无法寻觅到虞园的旧址了。